怎样看股票是每个股民心中的疑问,一只股票包含了很多信息,也要从方方面面考虑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一般股民都是看股票的基本面和技术面,广意的有消息面、政策面等。下面为大家讲解《商誉规模》,如果你感兴趣的话,敬请关注美盛财富通!
泛海控股(000046)1月30日披露《2020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0年度亏损30亿元至40亿元。
针对该业绩预告,深交所于2月1日向泛海控股下发了关注函。
泛海控股此前公告显示,公司2020年净利润出现亏损,主要是因为受到了4方面的因素影响。首先,受境外宏观经济环境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导致部分项目预计未来可回收金额减少,公司根据审慎性原则,对美国地产项目、印度尼西亚电厂及相关商誉计提了减值准备。
其次,报告期公司适用新收入准则,房地产收入确认时点有所延后,同时自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公司核心地产项目武汉中央商务区项目的工程进度、销售、经营受到较大影响,导致武汉中央商务区项目结算收入未达预期。
再次,公司控股子公司民生信托针对个别风险项目情况,积极履行受托人职责,大力推进相关资产处置,审慎计提了公允价值损失和减值准备。
最后,报告期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大,公司产生大额汇兑损失,致财务费用增加。
泛海控股2019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2019年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77亿元,2019年末商誉账面价值为27.97亿元。
深交所在关注函中要求泛海控股请明公司2020年拟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的预计金额,商誉减值测试的具体过程,包括主要参数选取、相关测算依据和结果等,并结合你公司所处行业发展状况、经营环境、主要财务指标变化、同行业可比公司等情况,分析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的合理性。
同时,泛海控股需要说明公司除商誉外的其他主要资产、房地产项目存货减值准备和公允价值损失的预计金额及主要测算过程,并分析2020年集中计提减值准备的主要依据及合理性,以前年度减值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对于泛海控股在业绩预告中提及的“报告期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大,公司产生大额汇兑损失,致财务费用增加”,深交所要求泛海控股说明财务费用预计增长情况和主要原因,以及汇兑损益对财务费用增长的主要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近期部分媒体报道,泛海控股拟对部分中期票据进行债权置换、延长兑付期限并相应提高票面利息,泛海控股控股子公司民生信托多个信托项目出现延期,部分项目涉嫌为关联自融项目。
有鉴于此,深交所要求泛海控股说明涉及中期票据、信托项目的主要情况及当前进展,公司是否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并进一步分析计提相关资产公允价值损失和减值准备的主要考虑及合理性。
值得一提的是,泛海控股此前在业绩预告当中曾表示,公司2020年业绩出现较大下滑,但目前公司的资产布局较为均衡,核心业务不断加强,资产负债结构有所优化。公司将加大力度推动落实金融子公司及地产核心平台的引战工作,继续加强核心资产盈利能力提升、境内外资产处置、资产负债结构优化等重点工作,推动公司实现稳健发展。
高。商誉规模通常是指企业在同等条件下,能获得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率所形成的价值。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由于企业的名声好,价值高,所以商誉值才高,融资更有前途,股票才更有投资价值,60亿已经属于中高级了。
商誉就是你们公司并购了一家公司,这家公司经过评估机构评估总资产是10亿,可是你们公司出价15亿。原因是他们公司有什么什么的与众不同的特点。你们公司并购多出5亿万就应该记录在财务报表商誉这一栏。就形成了商誉!
种种迹象表明,上市公司的商誉问题已成为监管部门的重点关注项,也成为投资者在即将到来的2018年报季中最不容忽视的科目之一。沪深两大交易所的问询函是监管风向标。从去年开始,交易所下发的年报事后监管问询函中,商誉就已经成为重点内容。此前证监会发布了《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以下简称8号文),就商誉减值的会计监管风险进行了提示。这或许预示着针对商誉问题更严厉的监管即将到来。
A股商誉1.45万亿 中小创比例大、增速快
浙商证券一份研报显示,当前A股的商誉为1.45万亿,较2017年同期增长15.18%。这背后是2015年并购规模显著抬升,驱动商誉高速成长;2015年并购金额和数量的增幅分别为23.9%和69%。
此前证监会指出,公司在确定商誉减值测试时点时,通常存在三种问题:第一,未至少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商誉减值测试;第二,未充分关注商誉所在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实际经营状况及未来经营规划等因素,未合理判断商誉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在商誉出现特定减值迹象时,未及时进行减值测试,且无合理理由;第三,简单以并购重组相关方有业绩补偿承诺、尚在业绩补偿期间为由,不进行商誉减值测试。
在1.45万亿的商誉中,创业板商誉占净资产的比例较大,且增长迅速。当前主板商誉为7949亿元,中小板商誉为3774亿元,创业板商誉为2761亿元,整体比例稳定在7∶3∶2。
从行业来看,传媒、医药和计算机的商誉规模较大。从商誉绝对规模来看,传媒、医药、计算机排名前三。从商誉占净资产比例来看,传媒、休闲服务、计算机排名前三。
实际上,商誉减值是一个常见的市场现象。如果上市公司真心实意做产业链的并购重组,遇到了行业不景气或者国内外政策变化,出现做了减值造成了亏损并致使股价出现暴跌的现象并不可怕,只要公司有竞争优势、并购有协同效应,那么更低的估值可能意味着更好的投资机会。相反,如果上市公司为了追逐热点做高市值,以便于股份减持从而套现更多,那么只会千方百计地游走在会计制度的边缘,尽量少披露信息、掩盖风险去欺骗投资者。
压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利剑
以紫光学大为例,这家曾经中概股私有化回归A股的标杆企业如今沦为卖壳股,由于2015年收购学大教育产生巨额商誉,到2018年三季度末商誉价值15.27亿元,占净资产的比重高达1171%,也就是说商誉的价值是净资产的11倍多。
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共有超过2000家上市公司账上存在商誉,商誉余额合计达1.45万亿元。从商誉的绝对规模来看,中国石油(601857)、美的集团(000333)、潍柴动力(000338)等13家公司的商誉余额均超过百亿元,居于市场前列。
不过,商誉的相对规模,恐怕更能反映商誉减值时对公司造成的潜在风险。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共有134家公司商誉余额占到股东权益(即净资产)的一半以上,其中紫光学大(000526)、凯瑞德(002072)等18家公司商誉余额规模超过了公司同期的股东权益。
部分公司并购后业绩比预期相差甚远
在商誉高企的上市公司名单中,还有部分公司并购重组后的业绩预期相差甚远。紫天科技(300280)原名为南通锻压,于2011年12月在创业板上市。上市第二年业绩就迅速“变脸”,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了59.35%。此后数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要么亏损,要么微利,整体表现与上市之前的美好预期差之甚远。
或是为了改变自己不佳的经营状况,紫天科技原控股股东曾试图通过并购重组来解决公司日益下滑的经营问题,自2014年以来展开了一系列并购重组事项。然而在2014年至2017年期间,公司针对恒润重工100%股权和针对亿家晶视100%股权、北京维卓100%股权和上海广润100%股权的两次重组并购却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2017年7月,紫天科技终于以2.5亿元的价格完成了对深圳市橄榄叶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的收购,成功进入到互联网和广告投放领域,此次并购产生商誉2.43亿元。遗憾的是,此次对橄榄叶科技的收购并未能为上市公司带来多少业绩上的改观,当年上市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仅有451.95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更是亏损了84.62万元。
2018年5月,公司经过一番波折后成功收购亿家晶视70%股权。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数据,合并报表后的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9亿元,同比增长98.17%;实现净利润7704.20万元,同比增长1604.66%。报表虽然好看,但付出的成本却也不低。上市公司为亿家晶视70%股权所支付的交易总对价达到了9.24亿元,新增商誉7.46亿元。
(文章来源:投资快报)
(原标题:上市公司商誉泡沫高悬 并购规模抬升后如何防范商誉减值“地雷”?)
商誉规模10亿的意思是指商誉减值规模为10亿元。商誉是指能在未来期间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或一家企业预期的获利能力超过可辨认资产正常获利能力的资本化价值。商誉是企业整体价值的组成部分。在企业合并时,它是购买企业投资成本超过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可以刻画为商业信誉的规模是商誉规模
如果说一个地方的商业信誉规模比较大的情况之下,也就相当于这个公司或者是一个商业圈里面的商业信誉比较好一些,以至于它们的规模比较大一些,如果说一个地方的商誉的规模比较小一些,也就相当于这个地方是不怎么讲究商业的信誉的。
《商誉规模》的内容今天先分享到这里了,因为炒股有风险的,大家不要盲目去投资,需要在炒股期间不断学习与积累经验。
评论
游客
回复这么好的帖子,应该加精华!http://www.guangcexing.net/voddetail/QXjmdUz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