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行情网(中国股票行情)

sddy008 干货分享 2022-12-02 100 0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中国股票行情》的内容,各位股民想要学习更多知识,敬请关注美盛财富通。

文章目录导航:

中国股市出现过几次牛市熊市?分别有什么特点?

中国股市20年间有八次牛市,七次熊市。

牛市

第一次

行情特点: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一年内仅有8只股票,人称老八股;而当时股票交易前先手工填写委托单,被编到号的人才有资格拿到委托单,能买到股票等于中了头彩,因为没人愿意抛出。

这使得沪指从90年12月开始计点,一路上扬,造就了第一次牛市。92年5月21日,上证所取消涨停板,将牛市推至顶峰,当日指数狂飙到1266.49点,单日涨幅105%,这一记录至今未破。

第二次

行情特点:1992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到了一个坎上,资本市场既有5 21的暴涨又有8 10暴动,但中国经济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邓小平南巡。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中,有关股市未来怎么发展的问题成为一大热点,而他讲话里最重要的是“坚决地试”这四个字。

11月17日,天宸股份人民币股票上市,沪指完成最后一跌,第二轮牛市启动。三个月内快速上涨,301%的涨幅至今为股民津津乐道。

第三次

行情特点:1993年至1994年间,我国宏观经济偏热并引发紧缩性宏观调控,同时A股实现了一次大规模的扩容,使得大盘一蹶不振的持续探底,证券市场一片萧条,94年7月29日大盘创下325.89的最低点。

7月30日(周六)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94年8月1日沪指跳空高开,第三次牛市启动。井喷行情随即展开,市场在不到30个交易日的时间上涨至1052.94点。

第四次

行情特点:1993-1995年,我国为了推进与大力发展国债市场,开设了国债期货市场,立即吸引了几乎90%的资金,股市则持续下跌。

1995年2月,327国债期货事件发生;5月17日,中国证监会暂停国债期货交易,在期货市场上呼风唤雨的资金短线大规模杀入股票市场,掀起了一次短线暴涨。第四次牛市仅3个交易日,是A股史上最短的一次牛市,股指却从582.89涨到926.41。

第五次

行情特点:经过连续的下跌,1996年1月股市终于开始走稳,最低点已经探明512点,新股再次发行困难,管理层被迫停发了新股,而政策也开始偏暖,券商资金面开始宽裕,各路资金也开始对优质股票进行井井有条的建仓。

第五次牛市启动,崇尚绩优开始成为主流投资理念。火爆行情非同寻常,管理层连发12道金牌亦未能阻止股指上扬,直到1997年5月10日(周六)印花税由3‰上调至5‰。

第六次

行情特点:第六次牛市俗称5 19行情。由于管理层容许三类企业入市,到99年5月,主力的筹码已经相当多了,市场对今后将推出的一系列利好报有很高的期望,5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中国股市会有很大发展,投资者踊跃入市。

2000年2月13日,证监会决定试行向二级市场配售新股,资金空前增加,网络概念股的强劲喷发推动沪指创下2245的历史最高点。

第七次

行情特点:第七次牛市起点来自2005年5月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展开,开放式基金大量发行,人民币升值预期,带来的境内资金流动性过剩,资金全面杀入市场。

而之后伴随着基金的疯狂发行和市场乐观情绪,在5 30调高印花税都没能改变市场的运行轨迹,一路冲高至6124点。此轮牛市曾被媒体称为全民炒股的时代。

第八次

行情特点:伴随着四万亿投资政策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A股市场掀起了新一轮大牛市,股价从1664点涨至3478点,在不到十个月的时间里股价大涨109%。3月3日后的逼空上涨性质能与06年和07年的超级疯牛相媲美。即使IPO重启这样特大利空也未能改变牛市的前进。

直到09年7月29日第一只大盘股上市和紧缩的宏观政策才阶段性结束了第八轮牛市。

熊市:

第一次

行情特点:沪指在第一轮牛市冲上1429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极大。1992年8月9日和8月10日深圳新股认购抽签表发行了,但发生了当时震惊全国的8 10风波,刺激沪深两市大幅下挫。

为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管理,92年10月中国证监会成立。这次熊市仅仅半年时间,股指跌幅却高达73%,这样的下跌在现在来看是不可想象的,而在当时,投资者们都自然地接受了。

第二次

行情特点:1992年深沪两地上市公司有54家,1993年有177家,1994年有287家;A股筹资额1992年为50亿,1993年为276亿元,1994年为99.78亿元,扩容的势头十分凶猛。随着发行额度的明确,市场进入真正的低迷期,第二次熊市来临。

1994年2月14日,政府宣布1994年新股发行额度55亿元,明显要比1993年的195亿元低得多,但沪指在3月10日击破700点,4个月后跌到全年最低325点。

第三次

行情特点:第三次熊市时,证券市场一片萧条,在人们对股市信心丧失殆尽的时候,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沪指1个半月涨幅达200%。但政策刺激是短暂的,随后A股进入第三次熊市。

而早期的股市不讲究什么价值投资,业绩好坏是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流通盘要小,这样好炒。但随着股价的炒高,总有无形的手将股市打低。

第四次

行情特点:短暂的第三次牛市过后,股市重新下跌,第四次熊市来临。为抑制投机,1995年6月15日,管理层下达55亿的95年额度,同时20家历史遗留问题股票也被开始安排上市,沪指再下一城。

从1995年的8月开始,当时仅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长虹开始悄悄走强,业绩白马股逐步受到主流资金的关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达到阶段地点512点,绩优股股价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条件具备。

第五次

行情特点:这轮大调整也是因为过度投机,在绩优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后,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经跌至1047点。这两年间,股市的扩容继续疯狂进行,规模出现了难以想象的扩张。严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级市场出现极度失血,持续2年的熊市就此展开。

第六次

行情特点:2001年上半年,沪指突破2000点,这让当时的中国股民为之欢呼雀跃。1个千点似乎预示着一个千年,点数的攀升似乎在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的股票市场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然而在国有股市价减持的消息冲击下,2000点很快成为中国股票市场的险峰,从此之后,我们经历了长达4年多的调整,指数拦腰一半最低打到2005年的998点。第六次熊市是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大调整。

第七次

行情特点:随着市场的亢奋,监管部门不断提示风险,07年10月16日见到6124的历史高点后,在中国的通胀持续升温、基金暂停发行、美国次贷危机、中国石油上市后大幅下和大小非的减持等利空影响下,引发了第七轮熊市,在下跌过程中一个个整数关口被轻易攻破。

直到1664点止跌,后迎来四万亿投资政策,才结束了第七次跌幅惊人的超级大熊市。

扩展资料

导致牛市和熊市的因素:

经济因素主要包括:

①企业盈利状况。盈利是企业红利(股息)的来源,企业盈利多,可供分配的红利多,该企业股票的购买者就会增加,股票价格就看涨,形成牛市;相反,企业盈利少,可供分配的红利少,该企业股票的购买者就会减少,股票价格就看跌,形成熊市。

但是投资者在评估股价时,不是根据现在的企业收益状况,而是根据企业将来的收益评估。同时由于影响股价的因素很多,有时企业盈利的变动对股价的影响力小于其他因素,都可能出现股价变化与企业现时盈利状况不一致的情形。

②国民经济状况。在经济复苏和繁荣时,工业生产增加,产品畅销,企业盈利增加,投资者看好企业股票,股票价格就看涨;而在经济衰退和危机时,产品滞销,生产减少,企业盈利减少或者无盈利,使股票的吸引力减弱,股票价格就看跌。

③利率变动。利率下降,使企业利息负担减轻,盈利相对增加,股票吸引力提高,股票价格就看涨。利率下降,使贷款成本降低,也刺激股票投资和投机增加,股票价格上涨;

反之,利率上升,使企业利率负担加重,盈利相对减少,则会减少投资者购买企业股票的兴趣,造成股票需求下降,价格跌落。由于贷款成本提高,还可能迫使投机者抛售股票,促使股市下跌。

④货币供应量变动。在信用扩张,货币供应量增加,甚至发生通货膨胀时,由于流入股票市场的资金增多,对股票的需求增加,就可能引起股票上涨。而在信用紧缩,货币供应量减少时,由于股票市场的资金可能减少而引起股票行市下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牛市与熊市

现在股市行情怎么样?

三大指数集体高开,沪指开盘后震荡走强,创业板指盘中翻绿,随后再度拉升走高,基建股大幅走强,数字货币、网络安全概念冲高回落,元宇宙板块盘中崛起。

总体上,两市成交量未有效放大,存量博弈特征明显,个股呈涨多跌少态势,赚钱效应较好。

拓展资料:

中国股市最大的特点是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时承诺不流通,因此各股票只有流通股在市场中按照股价进行交易,然而指数却是依照总股本加权计算,从而形成操盘上的"以少控多"的特点。

股票交易规则:T+1交割,T+1交收:交易双方在交易次日完成与交易有关的证券、款项收付,即买方收到证券、卖方收到款项。我国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对A股均实行T+1交收。

涨跌幅限制:证券交易所为了抑制过度投机行为,防止市场出现过分的暴涨暴跌,而在每天的交易中规定当日的证券交易价格在前一个交易日收盘价的基础上下波动的幅度。如今,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实行10%的涨跌幅限制。(ST股和未完成股改的S股涨跌幅限制为5%,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后涨跌幅限制为20%)

中国股市最大的特点是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时承诺不流通,因此各股票只有流通股在市场中按照股价进行交易,然而指数却是依照总股本加权计算,从而形成操盘上的"以少控多"的特点。例如比较显著的是1997年以前的东北电气、吉林化工,由于其总股本较大而流通股数较少,因此只动用少量的资金影响这两只股票,就能形成对指数的部分控制。

构成股价涨跌变化的因素颇多,除了政治、财经、业绩等实质因素之外,人为因素等的变化,往往是促成股价涨跌的主要原因。

虽说影响股价的因素颇多,但一些精明的操作者,在长期统计和归纳之后,发现了有规则的周期性。聪明的投资人,把这些周期循环的原则应用到股票的买卖操作上来,经常是无往而不利。

不仅创业板,中国证券市场的造假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顽疾,创业板由于造富效应明显而受到了格外的关注。造假行为泛滥成灾,将彻底摧毁证券市场发展中国高新技术、利用证券市场培育未来种子企业的目标。

双重利好驱动,A股独立行情有望持续,中国股票有何优势?

我们A股的股票一般会比较稳定,A股也会有涨停和跌停的机制,所以普通散户可以通过这种机制来保护自己。

随着美联储加息预期的临近,我们会发现包括美股在内的很多资本市场的价格在进一步降低,很多市场走出了熊市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的A股市场反而走出了独立行情, A股市场,甚至从过往的2800点涨到了3300点,并且成功在3300点占住了位置。在这种情况之下,A股同时面临双重利好的驱动,所以很多人非常看好A股会走出牛市行情。

 A股的独立行情可能会走出牛市行情。

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我们的A股市场已经从2800点涨到了3300点。这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概念,在此过程当中,我们甚至没有看到A股的大盘进行任何回调。有的人认为A股可能会有一定的回调预期,然而事实上, A股不仅走势非常强劲,同时也面临各种利好的驱动。

我们的A股股票会相对比较稳定。

如果和美股以及港股做比较的话,因为我们的A股的公司的市值一般并不高,市场的交易模式也比较单一,所以我们的A股股票会相对比较稳定,我们的股票也很难走出那种暴涨暴跌的行情。这其实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们很难看到那种适用率严重偏高的企业,我们更可以通过价值投资的方式来跟企业一同成长。

我们的A股也有散户保护机制。

对于散户来说,虽然散户非常希望自己所买的股票能够一路暴涨,但因为资本市场的投资本身就有一定的风险,如果A股没有设置涨停和跌停机制的话,相信很多散户投资人可能会出现短时间内的其他亏损。正是因为这种保护机制的存在,我们的A股行情可以充分保护散户投资人的基本投资利益。

今天股市走势怎么样

今天股市走势具体可到相关平台查看咨询。

一、今日股市行情,股票行情

1. 中国,上证指数 (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时间:每工作日9:15-9:25集合竞价,9:30-11:30和13:00-15:00交易,周末和法定节假日休市)。

2. 中国,深证指数 (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时间同前)。

3. 美国,道琼斯指数 (交易时间:美国9:30-14:00,即北京时间21:30-4:00。因群羊效应,夜间美国股市和白天中国股市的涨跌可能会互为因果)。

4. 沪深股市行情,适时查询系统 (查询大盘和个股的价格、走势)

二、今日沪深两市指数整体呈现震荡格局。上证指数与深证成指小幅低开后在昨天收盘价附近震荡,创业板指数微幅反弹,指数一度站上3500点。

从行业板块涨幅排行看,虚拟电厂、特高压、工程建设、抽水蓄能、电网设备、电力行业、船舶制造、铁路公路等板块涨幅居前,而酿酒行业、能源金属、白酒、转基因、CRO、预制菜概念、超级品牌、宁组合等板块跌幅居前。截止至发稿,上涨家数2500余家,下跌家数1800余家,北向资金微幅流入。

1.投顾观点:上证指数60分钟的双头形态,叠加北向资金放缓节奏,这是指数震荡调整的主要原因,短线上建议先关注3630点一线支撑;创业板3500上方压力明显,预计短线也将继续震荡修复。在中国移动上市之前,市场不具备大跌急跌的可能,震荡整理将是市场主要运行特征。

2.热点板块:房地产板块走强:蓝光发展、南国置业、大龙地产、三湘印象、京能置业、财信发展、渝开发涨停,天房发展、珠江股份、中国国贸、广宇集团、中交地产涨幅居前。

3.券商板块走强:国联证券涨停,浙商证券、长城证券、国金证券、财达证券、东方财富、中信建投涨幅居前。

4.电力板块走强:晋控电力、穗恒运A、金山股份涨停,皖能电力、明星电力、申能股份、华电国际涨逾4%。

5.元宇宙走强:宣亚国际、湖北广电、美盛文化、奥拓电子涨停,蓝色光标、风语筑、捷成股份涨逾7%。

拓展资料:

交易时间。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午8:15-8:25集合竞价,其中在8:20前可申报、撤销买卖单,8:20后只准申报、不准撤销买卖单。8:30开盘,上午11:30暂停交易;下午13:00继续交易,15:00收盘,当日交易结束。节假日休市。 今日股票行情、股市行情数据已分别与中国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和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同步。

今天的内容先介绍到这里了,阅读《中国股票行情》完毕之后,如果喜欢的话可以收藏起来哦,想要学习更多的理财知识,敬请关注一品玉知识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