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皖江城市带的区位优势(安徽皖江城市带)

sddy008 干货分享 2022-12-05 81 0

炒股就是买卖股票,靠做股票生意而牟利。炒股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证券市场的买入与卖出之间的股价差额,实现套利。买卖股票既能赚钱,也能亏钱。如果不想亏钱,那么了解必要的炒股知识非常重要,接下来为大家分享《安徽皖江城市带》的内容,希望对各位投资者有所帮助!

文章目录导航:

为什么安徽皖江有5个地级市,这些地级市对安徽的发展起什么作用?

皖江是指长江流经安徽的河段,皖江共流经安徽的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五个城市。目前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大部分都分布在沿海与沿江地区,而长江是我国的黄金水道,也有很多发达城市分布在长江流域,比如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安徽的皖江5市在安徽的经济版图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2018年芜湖、马鞍山、安庆的经济规模位居全省2 4位,而铜陵与池州表现稍差,它们的GDP总和达到了9021.53亿元,占到了全省的29.6%。从发展水平上看,芜湖、马鞍山、铜陵的人均GDP都位居全省前列,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而安庆与池州表现稍差,人均GDP只有4万多元。

芜湖安徽省双核城市,华东地区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安徽创客之城,经济较为发达,芜湖港是长江水运第五大港;马鞍山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门户城市,尤其是它的钢铁产量非常发达,有“钢城”的别称;安庆曾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铜陵以铜而兴,铜工业发达,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而池州素以生态闻名,有“天然氧吧”之称,是长江南岸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总之,希望这几座城市未来发展得越来越好!

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是安徽沿江的五个地级市。要知道,人类最适宜居住的环境就是长江中下游平原,而铜陵和马鞍山的铜铁矿资源,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发掘,许多出土的春秋大鼎都是从铜都选矿冶炼后,直接从青戈江和长江水路连通古楚国都寿州而被楚王用作祭点。池州唐代时建有府治,杜牧任郡守时清明时节游历杏花村时,留下了哙炙人口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外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句,那时的战略位置比现在的南京要显赫得多。"吴头楚尾"战略位置的安庆,南宋1727年由黄干筑城,那时是扼临安(今杭州)的门户,清初,逐步随着江南行省析分出江苏和安徽后,做为安徽府治所在地的安庆,经济战略地位扶摇直上,清早期张英、张廷玉父子宰相历经康、雍、乾三朝,为家乡安庆的腾飞争得了话语权,清末期因慈禧随其父在安庆候补道员,度过了她的少女时代,待到垂帘听政时也是政策倾斜,中国的第一台蒸汽轮船,第一个兵工厂,第一部电话,彼时的安庆俨然现在的深圳,利用优越的长江水运,形成了安徽经济的桥头堡作用。芜湖在明清时就形成了中国四大米市之一,富庶甲于天下,西方通过鸦片战争坚船利炮,虽然强行被划入通商口岸,但不可否认,商业的流通直接提高了其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地位。

这一切依靠的都是长江黄金水道,它上连渝鄂赣,下通苏浙沪,因为水运是最经济的运输方式,所以这种经济枢纽密不可分。现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经济带就是这种布局。可因为解放后安徽省会由安庆易迁到合肥,这种联系因为"集全省之力打造合肥经济圈"的政策嘎然而止,长江五市在资金和政策上完全陷入了被动:马鞍山和铜陵矿资源接近枯竭,急需要新兴行业的代替和支撑;池州山青水秀景色怡人,单一个平天湖就是西湖的1.5倍,一座明万历的清溪古塔美仑美奂,和市中心的伯牙塔交相辉映,光人文 旅游 资源就发掘不尽,但因为开发资金和人才所限,相比于邻近的黄山和九华山 旅游 ,就只能望而兴叹。而合肥地区的发臭味的巢湖,不要门票但乱宰客的三河,甚至一个葡萄农庄大圩子也评个四级景区,这些浪费的行政资源,只能让别人徒叹奈何了。安庆从五十年代被划入全国重点化工城市,市中心石化厂的大烟囱也是全国唯一,从那时起,就注定了一个"城殇"时代的开始,而且远还没有看到结束的迹象。

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是安徽沿江五市。也是长江黄金水道,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经济发达之地。安庆是百年省会城市,池州是千载诗人地,铜陵有铜都之称,矿产资源丰富,芜湖是港口明珠城市,轻工业发达,马鞍山钢铁产业声誉全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安徽重视发展农业,忽视了轻工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这些市凭自身力量发展,城市建设经济比淮北城市强。五市除安庆池州两市经济略差外,其它三市领先于安徽其它市。(合肥除外)。安徽有三个区域十六市,沿江五市只能给自己造血,对全省经济发展起不了多大作用。如果安徽省前些年,走江苏模式,先发展皖南经济再引领淮北致富,这样可使安徽经济迅速发展。可安徽经济不行,近些年倾力发展省会合肥,其它市靠自身发展,沿江五市只有凭自身力量发展自己,在安徽首屈一指,与苏北徐州连云港宿迁比经济还是算落后!

我们参考江苏省发展模式;因为苏皖都是长江下游流域,江苏沿江有八大城市:南京,扬州,泰州,南通,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其经济体量占全省80%左右,沿江还培养出10个全国百强县,是长江造就了我国最富庶的长三角区域。

说明长江是经济的发动机。反观我们安徽省沿江五个城市。只有芜湖是全国百强市,其实也是我省重点打造的双核城市之一,而拿到江苏只能和淮安去比效了。不是我妄自菲薄,苏皖差距太大了。如何提高皖江城市群的竞争力,尤其是重中之重。

安徽未来经济增长点在皖北和皖江。先说安庆作为曾经“长江五虎”之一,如今日落渐下。很多说安庆自从省会被拿走了,就衰落了,这是事实不假。但安庆有自己的问题,也是主要原因。首先城市定位不清楚,应该主动跨江向东发展,与铜陵,池州一起打造皖江都市圈,抱团取暖,减少被合肥虹吸。在教育, 旅游 资源,医疗等方面融入共享,确立安徽省第三大城市的地位,不须要去抱怨 历史 问题。

还有马鞍山,池州,铜陵三个城市,都是共同的问题,人口少,体量小,发展空间有限,那么未来如何发展?我以为迫在眉睫是合并;一个安徽省六千多万人却有16个地级市,对比江苏13个市,山东16市,浙江11个市,行政划分不太合理。

铜陵和池州合并最可行, 历史 上铜陵隶属池州府管辖,两地在文化,语言,习俗等方面基本一样,不存在隔阂。合并后铜陵以工业基地为主,池州全境发展生态 旅游 。这样在省里有话语权,否则都是小城市,渐行渐远被边缘化了。马鞍山未来也可能合并,但其地理位置很特殊,归属问题不好判断。

皖江五市可通过整合,找到各自的发展方向,必能迅速发展起来,为安徽省作出应有的贡献。我们一起为安徽加油!

安庆石化厂对安庆人身体有害,对安庆税收有利巳成为事实。全国唯一一座大型化工企业和城市混合一体相依为命,大观区房价要比迎江区宜秀区低,而且靠近石化厂旁边,居住人家都想搬迁新的地方,说明人们环保意识提高到新的高度。安庆人居住环境在东部新城迎江区,房地产开发带来房价上涨均价毛坯房在九千元以上每平方米,中央城集中建设,有利迎江区商业、医院、 体育 场馆、中小学发展,东热西冷逐步加快,上班在大观区工厂西边,住在迎江区新城东边,两点距离进一步扩大。城市交通道路建设需要重规划建设,适应未来发展需要。安徽长江五市地理位置,马鞍山、芜湖、铜陵都有跨江区域,池州

、安庆隔江。所以安庆落后也离不开人为因素造成,区域规划是否科学,要用实践过程中来检验科学性划分。

安徽皖江有5个地级市,这么多城市是不是不利于安徽的发展这样的问题是个伪命题。

从安徽省地图上来看,安庆、铜陵、芜湖、马鞍山和池州是皖江五市。

这5座城市2017年在安徽省经济板块上的情况是这样的芜湖、马鞍山、安庆在安徽省城市排名上分列2-4位,铜陵和池州表现稍差,但也不至于拖累了安徽的发展。

此外,如果说皖江设立五个地级市太多,影响了安徽经济发展。那么看一下安徽的邻省——江苏省。扬子江沿岸依次分布着八个地级市,但经济发展水平在全世界范围来说都属于可圈可点的。

安庆不迁走石化厂永远没有前途!这也是绝大多数出门在外的安庆人不愿再回安庆的根本原因,空气污染严重影响人的寿命!

安徽皖江指的是长江流域流经安徽省内的五个城市分别是: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这五个地级市。

安庆市中国传统黄梅戏之乡,曾经做过安徽的省会城市,“皖”字的由来起源于安庆。景点众多,是安徽省经济来源的重要之地。

池州市环境优美,水系发达,有著名的九华山风景区。安徽省 旅游 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

铜陵市是安徽的“古铜都”,是青铜文化的发祥地。是长江流域重要的组成之一,是长三角洲城市群之一,经济体量也是安徽省不可或缺的。

安徽省第二大城市,经济体量全省第二,合肥都市圈成员,对安徽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业。有着多个国家级战略之地,也提速着安徽的发展。

安徽经济体量的重要来源之一,南京都市圈成员,也是推进长江经济的重要之地。

这些城市的发展对安徽省的发展有着决定性因素,大大增加了安徽的经济体量。

安徽作为横跨长江的省份,城市经济发展自然要利用好这一黄金水道! 其中沿长江自东向西一字排开五个城市分别市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和安庆。这些城市有的 历史 悠久,有的资源丰富,有的兴于港口,各具特色,宛如一串明珠点缀在黄金水道上。

马鞍山矿产资源丰富,是中国十大钢铁基地之一,同样是港口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门户城市。

芜湖别号江城,安徽双核城市经济仅此于省会合肥,长江第五大港口城市。上华东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交通综合枢纽,发展潜力巨大。

铜陵中国古铜都,矿产资源丰富。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北接合肥,南连池州,东邻芜湖,西临安庆,是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和皖中南中心城市。

池州别名贵池、秋浦,安徽省辖市,是长江南岸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同样是安徽省“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 旅游 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 旅游 资源丰富。

安庆曾经的省会城市,西北靠大别山主峰,东南倚黄山余脉,素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的美称。

全省经济排名芜湖作为双核城市排名第二,安庆,马鞍山排名前列,铜陵,池州因为人口基数小,所以经济体量小。铜陵人均水平高,池州 旅游 资源丰富,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这些城市作为皖江城市带的一部分,作为安徽发展的精华区域,对融入长三角经济带起到“承东启西”的关键作用。 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 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 生态环境优化, 社会 文明和谐,人民生活富裕,带动安徽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 ,成为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带; 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为什么你们家有五口人,这些人对你们家发展起什么作用?

皖江城市带包含哪些城市?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范围为安徽省长江流域,成员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全境和六安市的舒城县、金安区,共59个县(市、区),辐射安徽全省,对接长三角地区.天长在滁洲里面.

一轴双核两翼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从区内各市产业现状、资源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考虑,提出了构建“一轴双核两翼”的产业空间格局的构想。

“一轴”包括安庆、池州、铜陵、巢湖、芜湖、马鞍山6个沿江市,这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轴线;

“双核”指合肥、芜湖,这是我省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两大增长极,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区域;

“两翼”包括滁州和宣城市,着力打造承接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

安徽省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条例

第一条 为了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建设和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和六安市(金安区、舒城县),以及省人民政府设立的江南和江北两个集中区(以下简称省直管集中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相关活动。第三条 省人民政府、示范区内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以下简称《示范区规划》),将皖江城市带建设成为产业实力雄厚、资源利用集约、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裕、与长三角地区有机融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

示范区的专项规划、示范区内市、县(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的制定和修改,应当符合《示范区规划》。第四条 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应当坚持科学布局、有序承接,引导资源优化配置,推进自主创新,促进良性竞争、互利共赢。

示范区建设应当采取促进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鼓励先行先试。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示范区建设领导机构负责对示范区建设的统一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决定示范区建设的重大事项;其设立的办事机构承担日常的组织、协调和推进工作。

示范区内市、县(区)人民政府、省直管集中区管理机构是示范区建设的责任主体,应当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推进机制,履行示范区建设和发展的职责。第六条 省人民政府、示范区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平台,支持开发园区合作共建和跨区域发展。

省直管集中区管理机构应当加快集中区建设;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快集中示范园区建设;示范区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进各类开发园区转型升级。第七条 省直管集中区管理机构对本集中区的规划、建设等行使管理权,集中区内的乡、镇、街道接受集中区管理机构的管理,具体职责和管理权限由省人民政府确定。

省直管集中区所在地市、县(区)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协助省直管集中区管理机构做好有关工作。第八条 省直管集中区管理机构单独编制本集中区预算、决算草案,定期向省人民政府财政行政主管部门报告预算执行情况。第九条 省直管集中区、设区的市的集中示范园区的城乡规划,按照下列规定制定:

(一)省直管集中区、集中示范园区的总体规划经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查后,报省人民政府审批;其中省直管集中区的总体规划由本集中区管理机构组织编制,集中示范园区的总体规划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二)省直管集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起步区规划,由本集中区管理机构组织编制,报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批;集中示范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报所属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审批。

(三)省直管集中区内重要地块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由本集中区管理机构规划建设部门组织编制,报本集中区管理机构审定;需要建设单位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由建设单位编制,报省直管集中区管理机构审定。

省直管集中区、集中示范园区的城乡规划应当与相关规划相衔接。第十条 示范区实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动态管理制度。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执行国家和省土地投资强度和容积率标准。

示范区实行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统筹。全省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预留一定的比例,专项用于示范区重大项目建设。省直管集中区用地计划指标单列。示范区内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可调剂使用。示范区外新增耕地指标可调剂给示范区。

在规划、建设期间,省直管集中区管理机构应当加强本集中区的土地管理,省人民政府国土行政主管部门在省直管集中区设立的派出机构具体负责集中区的土地管理和监督工作。第十一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设立示范区建设专项资金,统筹相关资金向示范区倾斜,支持各级各类承接平台建设,重点支持省直管集中区、集中示范园区建设。

示范区内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有条件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集中示范园区和各类开发园区建设。

设立示范区产业发展基金,拓宽融资渠道,壮大政府融资平台。第十二条 支持示范区按照国家规定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担保风险基金、未上市股权交易所,扶持融资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企业和新型金融服务组织,推进示范区内免费通存通兑。

支持设立服务示范区发展的地方金融机构,支持银行、企业设立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1、地理位置优越:

安徽地处我国中部地区,最靠近长三角,与长三角地区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近。皖江城市带乃至全省都在泛长三角之内,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无缝对接的纵深腹地,是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发展战略的桥头堡,具有独特的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位置条件。

2、资源丰富:

(1)土地资源: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范围为安徽省长江流域,成员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全境和六安市的舒城县、金安区,国土面积75730km2,相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皖江城市带土地资源较丰富,发展的空间更为广阔,生态更为优良,环境容量更大。

(2)水资源:皖江城市带沿江临湖,水资源丰富。皖江城市带河流分属长江和淮河水系,支流众多,水系发达。其中长江干流流经安徽南部,境内全长416公里,号称“八百里皖江”。长江沿岸湖泊星罗棋布,湖泊面积25.3万公顷,占安徽全省湖泊总面积的70%左右,其中巢湖面积800平方公里, 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3)矿产资源丰富。皖江城市带处在享有“铜墙铁壁”美誉的全国16个成矿带之一的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上。铁、铜、硫、石灰石等矿产储量丰富,赋存集中,便于开采。另外,皖江城市带与皖北的淮南、淮北两大煤田距离也不远,越来越便捷的交通,大大缩短了两地的交通距离。

3、交通便捷:

截至2008年年底,皖江城市带区域内公路网总里程达8.2547万公里,其中二级及以上公路7437公里,分别占同期全省总里程的56%和57%,网络密度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截至2009年年底,皖江城市带已建成通车高速公路1600公里,形成了“四纵三横”高速公路骨架网,与长三角的接口有六个,另有在建高速公路约500公里;皖江城市带具有岸线资源优势:一级和二级岸线总长近300公里,占总岸线的近四成,特别是巢湖、安庆、池州等地均拥有数十公里的深水宜港岸线。长江深水宜港岸线漫长,发展水运条件得天独厚。

皖江城市带集长江、南沿江高速公路、沿江快速通道、沿江铁路、主要支流航道等在内的运输能力大、综合配套功能强、与长三角快速高效衔接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已初步形成,这一区域距离长三角最远的城市安庆,到上海也只有3个多小时,而且随着宁安城际铁路、800里皖江黄金水道治理、安庆机场扩容、新建合肥新桥和九华山机场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完善皖江城市带的交通,实现与长三角交通的网络化对接,让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更加突出,物流成本进一步降低,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更加凸现。

4、地价低廉: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我国沿海地区地价不断上涨。2008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三个重点地区综合地价水平值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长江三角洲地区综合地价水平在三个重点地区内最高,为3761元/平方米,已成为全国的“地价高原”,而其地价迅速上涨的势头依然不减,相对于长三角地区皖江城市带土地价格较为便宜。

5、劳动力量大价低:

皖江城市带人口3058万,占安徽省总人口的45%,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较低。据统计安徽省常年在外务工人员1000余万人,拥有大量熟练产业工人,劳动力平均成本只相当于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一半或2/3。随着皖江城市带的崛起,该地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空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

6、政策优惠:

皖江城市带作为安徽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安徽吸引省外和境外资金的重点区域。其中利用省外资金占全省的比重超过了70%。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为安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而皖江城市带上升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后,国家从投资、财税、金融、土地和对外开放5个方面给予的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扶持政策更是吸引了境内外投资者的眼球,使这一地区的产业承接正在不断升温。随着规划的深入实施,根据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国家还将继续加大协调力度,采取进一步的政策支持。

7、科技发达、人才密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一批大学和国家级科研院所密集于皖江城市带,安徽全省70%的科教资源在这里集中。年高校毕业生达到15万人以上,能够为产业转移和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合肥市作为全国唯一科技创新试点城市,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平台日益夯实,已开始发挥“领头羊”的作用,以合肥市科技和人才优势带动整个示范区的发展。

8、产业基础优良:

目前,皖江城市带工业门类齐全,已经形成冶金、汽车及零部件、建材、家电、化工等产业集群,拥有马钢、奇瑞、安庆石化、海螺水泥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是国家级汽车生产和出口基地、国内重要的铜基材料精深加工基地和优质铸管生产基地、国内重要的内河船舶及家电等装备制造业基地、世界级水泥生产基地和国内重要的非金属矿及制品生产基地。现代农业、物流服务业、金融业等产业综合配套能力不断进步。在与长三角经济圈的长期融合中,形成了产业发展的共生圈,皖江城市带加工产品的50%以上与长三角配套,汽车、家电等产业所需零部件70%左右来自长三角。与此同时,皖江城市带的产业承接平台也更趋完善,共拥有4个国家级开发区,65个省级开发区,每个县都有自己的特色工业园区,支持政策也日趋完善。合肥、芜湖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深入推进,承接国内外高技术项目的优势更加凸显。

9、市场广阔:

皖江城市带及周边区域消费市场广阔。皖江城市带处于我国人口密集、消费需求较大的最靠近东部的中部地区,以合肥为中心,半径500公里覆盖上海、江苏、浙江、河南、江西、湖北、山东七省一市,这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消费潜力巨大。 2008年,安徽及周边的七省一市人口5亿人,占全国的37.5%;城镇化为47.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5个百分点;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1662.4亿元,占全国的47.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526亿元,占全国47.5%。无论是国内生产总值,还是社会消费额,安徽及周边地区都占全国比重近1/2,皖江城市带是拓展国内市场、启动内需的关键区。

皖江经济带的概况

皖江城市带处于中国人口密集、消费需求较大的最靠近东部的中部地区,以合肥为中心,半径500公里覆盖上海、江苏、浙江、河南、江西、湖北、山东、安徽七省一市,这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消费潜力巨大。无论是国内生产总值,还是社会消费额,占全国的比重都接近1/2,皖江城市带无疑将是拓展国内市场、启动内需的关键区。

1990年,为呼应浦东开发,安徽省委、省政府做出抓住机遇、开发皖江的决策。1995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皖江开发开放若干问题的意见》,制定了《安徽省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外向带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支柱”的总体战略,以芜湖为突破口、沿江城市全面跟进的开发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进入新世纪后,安徽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明确了东向发展战略,皖江地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逐步形成了沿江制造业产业带和重点城市带。2006年,国家将皖江城市带纳入中部地区崛起战略重点发展领域。

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既是长三角产业发展共生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三角城镇体系的延伸和补充,也是沿长江经济带中发达地区进一步扩张延伸与带动发展的纽带。在中部地区几大城市群中,皖江城市带拥有水资源、岸线资源和环境容量等方面的组合优势。

在产业和资源要素方面,皖江城市带工业门类齐全,已形成冶金、汽车及零部件、建材、家电、化工等产业集群,是国家级汽车生产和出口基地、国内重要的铜基材料精深加工基地和优质铸管生产基地、国内重要的内河船舶及家电等装备制造业基地、世界级水泥生产基地和国内重要的非金属矿及制品生产基地。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已经形成产业发展共生圈,皖江城市带加工产品的50%以上为长三角配套,汽车、家电等产业所需零部件的70%左右来自长三角,是东中西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

以上就是关于《安徽皖江城市带》的内容,最后一品玉知识网小编还是要告诫大家,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新手前期应该小额进行投资

评论